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2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89节 (第4/6页)

朱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首辅,内阁首辅姜先生是说,以后大明的宰相,就是内阁权柄最重的大学士?”朱棣诧异问道。

    “不错,士绅阶层出身的文官们,一般将通过熬资历的方式,进入内阁,成为阁臣,亦被尊称为‘阁老’,其中顺序第一位的,是首辅;顺序第二位的,是次辅。”

    “文官们通过内阁票拟权,决定了大明的全部政务。”

    “何谓票拟?”朱棣问道。

    “票拟,就是来自大明各个地方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用小票墨书,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票拟权掌握在内阁首辅手中,实际上就是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姜星火轻飘飘地一句话,就让朱棣的心头开始不住突突。

    “而始作俑者,其实就是没有洪武皇帝那般处理政务能力的你。”

    第270章 对付文官,信息隔绝就够了

    不得不承认。

    姜星火的话,让朱棣破防了。

    内阁制度,源于朱棣召集翰林学士替他整理、分流奏折。

    而内阁的成员们,在朱棣这个时代,是没有处理政务的权力的,只是朱棣的秘书而已。

    至于为什么会变成姜星火口中的那个样子,朱棣觉得姜星火说的也大差不差。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那般旺盛的精力,和对政务孜孜不倦的兴致。

    朱棣的兴趣,更多地是投入在大明的国家战略决策,以及军事方面上,对于政务,并没有那么多的兴趣。

    所以内阁成立,其实是某种必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