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17节 (第3/7页)
子澄、方孝孺、练子宁、景清、铁铉,统统没有好下场。 而如今朱棣小本本上敌对的文臣杀完了,自然就轮到武将了。 朱棣蹙眉道:“平安,竖子耳,往岁从朕出塞,识朕用兵之道,靖难时方才侥幸成名如今以北平都指挥使用之,勉示宽仁而已,如何杀之不得?” “盛庸,身为武将这般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路边败犬罢了,胆气已破,留之何用?” 道衍的回答很简短,却让朱棣霍然醒悟。 “制衡。” 第189章 道衍的提议 徐皇后很知趣地离开了,空旷的皇帝寝殿内,只有朱棣和道衍两人对坐。 “制衡?制衡谁?大师不妨把话说清楚一点。” 朱棣严肃地看向道衍,他的眸中闪过一丝警觉。 道衍是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旁若无人地拿起那张敲打靖难勋贵集团的敕谕,看了几眼过后,抬头反问朱棣道。 “陛下觉得,平安和盛庸,能用来制衡谁?” 朱棣冷哼一声,平安和盛庸作为南军名将,在如今洪武开国勋贵集团衰颓,李景隆和徐辉祖这种勋贵二代将领都不算出彩的情况的下,自然是代表了部分地区军队的利益。 这里便是说,靖难之役其实是一场举国之战。 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击败朱棣,抽调了西部边界上的松潘精骑,西南云贵的土司兵,北部陕西山西的兵马,还有被燕军分割的辽东兵,再加上朱元璋留给他的淮西劲卒。 而靖难之役的真实情况,也绝非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