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62节 (第2/7页)
对皇帝是绝对不能怂的。 毕竟是天官,毕竟是蹇义,朱棣同样也知道,蹇义不是在代表他个人说话。 故此,朱棣也是破天荒地心平气和问道:“那依蹇尚书来看,问题出在哪?可是胡卿所说的君子三畏?” 蹇义看了胡俨一眼,反而摇了摇头。 “君子三畏,固然是极有道理的,也确实需要考虑的,但老臣以为,根子不在道统上。” 蹇义接下来说的话,简洁直白到让朱棣都有点感动。 不知道是生怕皇帝对自己的意思理解出现偏差,还是蹇义压根就是豁出去了要把话说清楚阻止变法更化,蹇义的话语,全是干货,半点水分都无。 “臣是读书人,学的同样是儒家圣人言。可臣也读史书,从历朝历代的先例来看,儒家道统绝非是什么不可更改的东西。” 蹇义干脆道。 “陛下想改科举,想把荀子抬回儒家五圣地位,可以。” “陛下想当圣王,想成为不受天人感应制约的天子,可以。” “但陛下要知道,纵观历次儒家道统修改嬗变,思维的改变,永远都是为了庙堂服务的。” “老臣以为,更化变法不可取,不是完全是因为君子三畏,而是从《变法八策疏》里,看不到能满足庙堂更化所需的核心。” “是什么?”朱棣此时凝声问道。 蹇义没有反对他的变法更化意图,甚至都挑明了说,君子三畏不算个事,只要朱棣想当圣王、想改科举,有的是想舔皇帝的大儒给他辩经。 毕竟,既然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他老人家,能把程朱理学抬到科举指定参考答案的地位,那么朱棣自然也能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