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37节 (第3/7页)
所欲言,也不会事后给你穿小鞋。 所以,张宇初认为,自己这次最多是表现了不被接受,应该不会皇帝一怒牵连到了道门或者龙虎山朱棣之前的言语,也是有几分心动的,这一点张宇初看得出来。 见张宇初有点怂了,道衍反而不慌不忙地接过话来。 “天人感应,本就是无稽之谈。” “寻常百姓,对陨石、日食、月食及风灾水祸等自然现象常抱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所以就有人藉此来宣扬天命,将这些说成是天道的警告。” “荀子曾经自问自答道: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是何也?” “答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这里便是要说,荀子用自然界本身的变化来说明陨石坠落等罕见的自然现象,认为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任何神秘性.荀子他老人家认为,因为这些现象少见,感到奇怪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把这些现象说成是上天的警告,并由此产生恐惧那就错了。 荀子反对把那些自然界的特殊现象看成是天道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天道对人事的干预等天命论思维,而把它看成是自然界天地、阴阳等本身变化的结果,这正是荀子这种难能可贵的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 “万物皆可认知,天人感应的错误,便在于对天道的认知不正确。荀子言:制天命而用之,便是说人应该把握天道规律,把握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形神,而不是靠祈求天道获得福祉。” “日心说和万有引力,便是制天命而用之,天道,本身就没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