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2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国师 第245节 (第7/7页)

,心绪如海中怒涛一般翻滚。

    这便是因为,作为大明最大的军头,朱棣太清楚大明官军这个暴力组织的德行了。

    如果真的到了大明这个封建国家统治末期,基于姜星火归纳总结出的“血酬定律”,大明边境负责防御的官军几乎是一定会成为养寇自重的暴力组织。

    原因再简单不过了,就像姜星火的这个“鸭城风云”小故事里一样,鸭城招讨使黄五郎要剿灭麻匪,又要死人又不赚钱,而且还要担心实力受损被其他官军派系抢了地盘。

    如果到了大明末年,朱棣很确信,按照大明的制度,或许很难出现如同五代十国那样完全割据的边军军阀,但是朱棣同样也确信,到了那时候,恐怕大部分的大明边军的作战动机,都是为了利益而不是其他诸如国家等因素。

    所以,边军一定会玩养寇自重的把戏,同时为了安抚朝廷和皇帝,也一定会扶持一个好打不用死人的‘假麻匪’,最好是那种一个边军能打一百个的那种.战功看着又好看,还能让朝廷持续不断地从老百姓手里收‘麻饷’供给给边军。

    一念至此,朱棣不由地感到一丝头痛。

    这可怎么办?

    给边军更大的自主权肯定是不行的,那样会养出来安禄山。

    如果学宋太祖那样养几百万的冗兵,大明恐怕也吃不太消。

    朱棣自己实在是想不出办法了,于是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姜星火。

    “后来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