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18节 (第4/8页)
“没关系,这段时间我会在江宁镇停留一阵子,你可以仔细考虑清楚了再来找我。” 茅大芳留下了联络方式后离开了。 房间内只剩下高逊志。 他坐立不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茅大芳的那番话。 高逊志当然心动了,但他很清楚,他在儒林的影响力,还不够掀起这种针对变法的,能影响整个大明的大论战。 “茅大芳想要我做的,恐怕仅仅靠我自己,是做不到的。”高逊志喃喃自语着。 高逊志虽然在儒林中威望极高,但他永远高不过另外一个人。 想要真正捍卫儒学道统,只有那个人出山,才有可能做到搅得江湖倾覆,庙堂倒悬。 ——衍圣公。 准确地说,是衍圣公南宗。 之所以有南北两宗之分,是由于靖康之乱时,山东义军并起,这些义军在抗金的同时,也冲进阙里的孔庙和孔府,以致使其家所蓄藏荡然云散,到了建炎二年,义军的冲击和金兵的南下,使四十七代衍圣公孔端友在曲阜再也呆不下去了,以“赴扬州陪效祀(找完颜构)”为名,匆忙南奔,迁居浙江衢州,完颜构当然高兴,便给孔端友修建了家庙,并不断对他们赐田赐产,继续扶植,这便是史上所称的孔氏衍圣公南宗。 南宗孔端友没有儿子,其弟孔端cao的儿子孔玠承袭爵位,其后子孙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都享有南宗“衍圣公”的封号,共传五世。 留在曲阜的孔端友之弟孔端cao的次子孔璠,被伪齐刘豫政权封为了衍圣公,孔璠的三子孔摠的儿子孔元措又被金人封为衍圣公,这便是孔氏北宗。 显而易见地是,在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心中,对异族摇尾乞怜、本就是分支的北宗才是不正宗的,因此,至元十九年忽必烈统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