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3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309节 (第4/6页)

行了姜星火教给他的密折制,不过范围并不大,只是在南京城里的高级官员们,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

    符合密折制的级别的官员,文臣里,是六部尚书、侍郎、九卿;武臣里,是公侯伯勋贵,以及实权指挥使。

    当然了,由于密折制刚刚试行,高级官员们还没摸清楚门道,武臣把写密折这件事视为猛如虎也,文臣们也不敢乱说话,所以递上来的密折,并不算多。

    朱棣没花费多少工夫,就轻松批阅好了。

    “咦?”

    朱棣看着手中的最后一份密折,挑了挑眉。

    这份密折,是礼部右侍郎宋礼递上来的。

    礼部,主官是尚书李至刚,辅官原来则是两个老头。

    左侍郎董伦,就是之前的《太祖高皇帝》实录的总裁官,在景清刺驾的时候,已经告老还乡,致仕去也。

    右侍郎王景,跟卓敬有些相仿,今年六十六了,是个大文豪,所写文章高深雄健,深得古文派精髓,在明初被赞誉为“上继屈宋,下并班马”。

    左侍郎董伦的位置,并没有被大多数官员预料的那样,被原来的户部右侍郎卓敬升半级补上,而是本部的右侍郎王景补上了去至于王景空出的右侍郎,也是内部消化了,经过各方较量,朱棣最终任命了从刑部员外郎专任礼部员外郎不久的宋礼来当。

    宋礼今年四十三岁,是个有能力的官僚,也是一个很想坐稳自己侍郎位置,甚至更进一步的官僚。

    他也是第一个对朱棣表明了支持变法态度,愿意做变法马前卒的高级官员。

    但这封表态的密折多少有点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