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85节 (第2/7页)
外界的干扰因素是很少的。” “同样这个道理放在军事用品的生产上也一样,工具机,也就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你先别问先有鸡后有蛋的问题,总之,工具机的精度提高,会带动机器的进步,譬如蒸汽机能提高挖煤效率,进而提高冶铁能力,再造出更好的工具机,到了那个时候,工具机制造出来的铸炮模具一定是比现在明军铸炮的模具精巧的多得多。” 事实上,姜星火有一点没有讲,那就是在他前世的历史上,直到1856年,亨利·贝氏麦发明贝氏麦转炉炼钢法后,用氧气取代空气在转炉内炼钢,以消除贝氏麦转炉法的缺点之一,即钢中具有较高的氮、磷含量,钢材生产成本才降低到足以大量的生产并被使用。 但这一点讲起来太麻烦,姜星火只是为了通过朱高煦最感兴趣的“军事”方面的工业进步,来让他理解工业国时代的制造力,与农业国到底是有着何等差异。 朱高煦若有所思,随后问道:“姜先生说火炮以后能用钢铸造,体积能缩小,那么这样说来,火铳(火枪)也可以缩小?” 姜星火怔了怔,没想到朱高煦在军事上竟然这么敏锐,他点头答道。 “当然如此。” —————— 时间往前拨回一点点。 “拦着朕干嘛?” 朱棣脸色愠怒地看着挂在他胳膊上的好大儿。 “父皇冷静!”朱高炽也不解释,只是抱着朱棣不让他推墙。 朱棣此时却是越想越气! 工业化这些,朱棣也就是听个新鲜,为了推行变革强迫自己去了解。 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