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360节 (第6/7页)
火铳是没有火绳的。 当时是大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军收复了被葡萄牙人和日本人占据的海盗窝双屿岛(后世鄞县浙江省东南海中),在战利品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武器,不同于他们以往所使用的火铳。这便是中国人见到的第一杆鸟铳,都指挥使卢镗见到后,便让部下按此仿造。 也在差不多的时间,鲁密国(大明对奥斯曼土耳其的称呼)也通过贸易或进贡的方式,让大明获得了类似的火器,也就是鲁密铳。 当下是永乐元年,换算成公历是1403年,火绳铳在大明提前了145年问世。 看起来这似乎不算什么跨时代的进步,但实际上这却意味着,在火器的使用上,大明已经跟外国拉开了代差。 “去外面试射一下。”姜星火说道。 这次反而是最叛逆的朱勇,率先抄起了一杆火绳铳,走到了县衙外面。 若是县衙里面,非但施展不开,而且会造成恐慌,外面的空地上就好多了。 晚间没有下雨,正适合火绳铳发射。 朱勇在众人的注视下,熟练地完成了装填发射药,用搠杖捣实药,继而装入三钱重量的铅子弹丸并捣实,随后开火门引燃火绳等一系列cao作。 看得出来,朱勇平日里一定是没少练习的。 朱勇瞄准远处的目标,用力扣动板机,扳机在火绳铳内部会联动一个夹有火绳的架子,将燃烧的火绳接触引燃,这根火绳是一种由细麻绳浸泡了土硝(硝酸钾)后晾干的可持续缓慢燃烧的引燃物,这样,火铳手只需要扣动扳机,就能引燃发射药。 “砰!” 伴着一声响动,黑烟弥漫开来,铳管内的铅子弹丸飞射而出,打中放在三十步外的靶子边缘位置,将其打穿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