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2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44节 (第4/7页)

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一切资源,都是统一调度为战争服务的,这也意味着北直隶的组织度极高,面对的阻力极低。

    如今战争刚刚结束,还没有恢复正常状态,因此如果想要更化,只需要命令一下,就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从上到下的阻力都很少。

    当然,前提是如果能排除来自燕军内部文官体系,也就是北方文官体系的阻碍的话。

    这里便是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

    作为大皇子朱高炽最有分量的支持者,北平布政使郭资。

    如果说道衍是朱棣的“张良”,随军参谋金忠是朱棣的“陈平”,那么协助朱高炽,在事实上负责燕军行政的北平布政使,如今的北京行部尚书(行部尚书,永乐时代特殊官名,品秩同六部尚书,职掌则同于北平布政使)郭资,就是朱棣的“萧何”了。

    燕军转战四年,全赖郭资主管军饷,未曾有断顿饥馑之虞,将郭资比作“萧何”,是朱棣自己说的。

    不过道衍思量姜星火出狱后,南北直隶到底哪一个作为试验田的思绪,也仅仅是到此为止了。

    因为得到了回答的姜星火,又继续讲了下去。

    ——————

    “俺觉得,符合血酬定律的暴力组织,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官军,一个是匪帮。”朱高煦开口说道。

    “你们怎么想的?”

    姜星火转头环顾四周,看了看另外两人。

    “我也是这么想的。”郑和抚髯道。

    朱棣则是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见几人想法相同,姜星火便说道:“为了帮助你们理解血酬定律,也是为了理解封建国家管理的两种极端模式,即追求血酬收益的长期最大化的情况,与追求血酬收益短期最大化的情况。我会以一个历史小故事作为例子,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