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69节 (第5/7页)
方望海说道:“其实原本这样,盐法还是能够维持的,可是弘治五年的户部尚书叶淇改革盐法,就彻底将盐法败坏了。” 叶淇改革?苏泽用自己的【历史学】回忆了一下,问道: “是不是开中均输折色?” 方望海疑惑的看着苏泽,这件事苏泽竟然也能知道? 大明朝要让科举考试名次靠前的进士进翰林院,给翰林官优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翰林院中有大量国家的典籍。 这些典籍包含了大臣奏折,内阁的堂议和六部的部议记录,甚至还有大量的皇帝诏书和奏章批示。 更不要说还有皇帝的实录,也都是收录在翰林院中,可以让翰林官学习。 比如张居正在翰林院中,他的工作是翰林院编修,主要工作就是检查校对这些典籍。 这工作比较轻松,但是可以自由的查看这些资料。 国家施政的精华,就是在这些重要的档案中,这也是为什么翰林院出来的官员施政能力都不差的原因。 如同张居正这种过目不忘的神通,在翰林院中更是如鱼得水,他不断的吸收前朝各项改革变法的精华,查看当年对各种决议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方望海的科举第次不高,无法进入翰林院,只能从基层一步步做起。 他到了南京户部侍郎这个层次,才能接触到这些内容,而且还仅限于户部的部议和讨论,要不是南京户部就是管理盐政,他也根本看不到这些内容。 苏泽所说的叶淇变法,实行的时间很短,很快又废止,方望海以前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