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大小姐,末世大佬来种田_第121章 艰难险阻的成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艰难险阻的成王路 (第2/4页)

到离谱,远超丞相。皇帝的圣旨说封就封,打回去的时候顺带还要骂两句,搞得皇帝一点脾气都没有。

    所以说,品级看看就得了,没好大意义。顶多是领工资福利的时候,能多抱两斤碳,多扛几石米回家。

    爵位,多数时候代表殊荣,是朝廷的一种认可和褒奖,后世留名的象征。

    在固有印象中,爵位超难封,但这种现象是针对文官来说,武将是不一样的,门槛没想象的那么高。

    这种区别对待也很容易理解,毕竟武将大多短命,文官超长待机。

    那些历史上有名的几朝元老,武将出身的凤毛麟角,多数都是治世文臣。

    而能在权利场中分蛋糕的,谁都不傻。

    白芨很清楚,自己这个王爵,必定是皇帝用了某种代价给换回来的。

    皇权至高无上,嗯,这是套话。

    换一种说法,百官表面上必须对皇帝毕恭毕敬。只要皇帝做出的决定符合礼法,那么谁都无权反对。

    比如,立太子的规矩是嫡长子继承制,那么皇帝在大皇子和宋承业当中,选谁都可以,都算符合规矩。

    在这种情况下,内阁就不能随便封还圣旨,必须拿出正当合适的理由。否则,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皇帝,会趁机送他们去喝沙子。

    能找到正当的理由达成目的,才是混官场的核心能力,其他的都要排在后面。

    皇帝没有合适的理由,就不能擅自罢免和提拔某位官员。

    大臣只要有合适的理由,就能反驳皇帝,甚至当庭抗旨,在史书上提前预定位置。

    比如,皇帝吃饭多加几个菜,会被骂成奢靡无度(理由正当),不改,你就是不听劝告的昏君。

    有理,你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