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岛,至旅顺 (第2/7页)
击,并为接引辽民百姓创造更方便的条件。 既要在建虏占领的地区,又不能太过深入,最好是多山、多河,有足够的腾挪空间。 “秀岩多山,帽盔山、药山、一棵树岭、、弟兄山、大顶子山、骆驼砬子……” “秀岩周边的河流也多,最大的是大洋河和杓子河,两河合流后向东南注入黄海……” 韩仲说的山,准确讲应该叫山脉。主要山脉属长白山山脉,从北向南有帽盔山支脉、药山支脉、一棵树岭支脉、弟兄山支脉共六个支脉。 而河流不管大小,在秀岩地区共有五百多条。 秀岩或绣岩就是岫岩,明朝还在此地建有绣岩堡,又名绣岩城。 从地图上看,西面盖州、海州、中部是秀岩堡和凤城,东面是九连城,算是建虏放弃沿海地区后,在陆地上构筑的第一道防线。 这道防线以南,就很少有人烟。既是防备东江军登陆奇袭,提供预警时间,也使东江军想要深入就必须携带粮草物资,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这样的布置与辽西也比较相似,对于锦州、大凌河等地弃而不守,明军去占领就要消耗大量的物资。 而建虏则可以利用机动和野战优势,等待时机,以闪电般的奔袭兵临城下,或攻城,或围点打援,掌握主动权。 当然,无人区对于建虏也有同样的困难。粮草物资的匮乏,使其能够大举发动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很长。 所以,建立敌后根据地,在别人看来是极为困难的,粮草物资就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也不用建虏来搜山剿杀,只要多派些人马控制住周围的要地,把敌人困在深山老林,除了饿死好象就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