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 再见毛文龙 (第6/7页)
—谁让你没袁督师能吹,还有个好出身呢! 但郭大靖知道,朝廷对东江镇的粮饷还真没断供。但袁督师却利用“五年平辽”的大话,把东江镇的粮饷供应抓到了手中,等于是掐住了东江镇的命脉。 这个结果,郭大靖自认是难以改变的。他的地位太低,又是武人,很难掺和进朝堂,并影响到皇帝的决定。 所以,他在预先做着准备。无论是种植土豆,还是与林家建立联系从东南购粮,抑或是他要去山东偷粮,都在防范袁督师卡脖子。 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没有吃的,再强大的军队也不堪一击;粮草物资匮乏,再深谋远虑的行动,也难以展开。 而毛文龙所说的东江镇和关宁军争夺粮饷,郭大靖也不看好。 东江镇在敌后,皇帝和朝廷诸公看不到其衰败的重大影响。关宁军守卫的可是关门,是通往京畿的咽喉所在,不容有失。 当然,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最简单的就是用战绩说话,用人头换钱。援朝作战和解锦州之围,不就得到了很多物资和奖赏。 再说,郭大靖也没指望朝廷,更不奢望能从关宁军那里争粮饷,他要靠自己的双手,靠辛勤劳动和大小搬运丰衣足食。 郭大靖虽然没有全说,可也对和关宁军竞争不太乐观。毛文龙也是心知肚明,关宁军牵扯的官员太多,惹不起呀! “宽甸、秀岩、凤城,三地的山林中多产人参。”郭大靖提出了个建议,希望能把毛文龙的战略作些改变,从海岛向敌后根据地发展。 毛文龙点了点头,接着又摇头道:“太过深入,风险不小。为了些许人参,有些得不偿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