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 (第2/4页)
现,养父母领养自己,大概就是在做一笔冷冰冰的投资,因为供他吃穿的花销,加起来绝对比请一个保姆长年服侍划得来。 就这样他过了几年,小学毕业后,养父母终于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于是周余的日常工作里又多了一个照顾弟弟的任务。 而这个从小被他照顾大的弟弟对待他的态度,小的时候还很亲密,长大之后在养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也变得与他亲爹亲妈并没什么两样。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年,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只是他表面上看起来却又很无害,不会特别优秀,但也不会差劲地让人讨厌,处于一个容易让家长和老师都放心到忽略的阶层里。 他遵循中庸之道,只有这样,在那个家里,周余才会有安全感。 而等到他十八岁开始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搬出了那个家里,不用再继续做保姆做的事情,却又有了另一个无法摆脱的身份,提款机。 他的工资,有一大半都得寄回去,交给他的养父母。 他不是没想过摆脱,可养父母挂在嘴上的“收养之恩”,供他吃供他穿供他上学这些外人眼里抹消不掉的“恩情”,他得用一辈子来偿还,直到22岁死亡时才结束一切。 这就是周余冷冰冰的上辈子,也是他每次触及都觉得喘不过气的短暂一生。 可是段戎不一样。 在和段戎的相处中,周余是站在施恩者的角度,是他有恩于段戎,而段戎自觉报答他。 这种身份和角色上的转换,让周余感到放松的同时,也有着莫大的安全感。 相处这段日子下来,他清楚段戎所做的报答,早就超过了“一饭之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