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_第九百五十一章 体育与商业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一章 体育与商业2 (第4/5页)

国家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损失。

    随着奥运会比赛项目的逐渐增多,参赛人数的不断增加,国际奥委会对奥运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奥运会期间,奥运村要为一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和相关保障人员提供食宿、医疗、娱乐等服务。通常情况下,国际奥委会要求东道主国的奥运村准备4.6万个房间,其中大约1.6万个房间作为备用。

    至于基础设施费用,花费就更大了。这一项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算友好,因为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比较完善,大部分可以利用现成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那就得从零开始建设了,这一项费用往往是天文数字。

    七十年代以前,由于各届奥运会的成本和收益数据缺失,所以当时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亏了多少赚了多少,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从1968年起的每一届奥运会实际花费都超过了最初估计的预算,并且常常超出好几倍。

    进入七十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击败了对手美国洛杉矶、前苏联莫斯科和意大利佛罗伦萨三市,赢得了第2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蒙特利尔市长尚·达坡无不得意地说:“就像男人不能生孩子一样,奥运会也不可能亏本”,并声称蒙特利尔市将举办一届最俭朴最完美的奥运会。

    然而愿望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蒙特利尔专门为奥运会修建的一座奥林匹克体育场,预算是1.45亿美元,实际花费却高达20亿美元。一届奥运会,让加拿大巨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