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六章 引导炮弹 (第3/5页)
个国家对方开放的窗口。一个国家连像样的码头都没有还怎么开展对外贸易,单单运输成本就会让人望而却步。 香江可是培养船王的地方,大家对码头都十分认可。有了码头就相当于有了话语权,现在听包子轩一说更是增加了众人信心。 只不过包首富这次有些坑而已,修建码头未来十到十五年很难见到效益。不过有些人既然对工业不敢兴趣,哪就让他们在华夏基础设施建设中出把力。 虽然包子轩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很多人还是有多怀疑。目前华夏对外进出口货物不多,如果码头建起来没有货物运输会很麻烦,投资码头花费绝对不少。资金没有回报会影响到接下来的生意,很多人不敢轻易冒险。 这个时候一个浑厚的生音说道:“小包生认为在那个城市建设码头最为有利,据我所知目前华夏境内出口的货物不多。而华夏沿海城市不少,总要有一个侧重点吧!另外我们如果都在积极建设码头,那么势必会分摊本来就不多的货物,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众人都向声音的方向看了过去,等看到人之后终于知道是谁在说话。 赵从衍,1919年出生于苏省,香江船王。毕业于东吴大学,为执业律师。之后创办华光船务,是几十艘货船的船主。70年代末香江成为全球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其中人们把环球航运包玉刚、东方海外董浩云、万邦集团曹文锦和华光航业赵从衍并称为“香江四大船王”。赵从衍在韩战和香江经济起飞时发达。华光船务曾经在香港上市,之后私有化。 作为老牌船王最近很少出现,包子轩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