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安锦花繁 (第2/13页)
大兄去了江南赴任,这三年未曾回来过,仅有去年春节时候,让大嫂嫂回来,还是因为大嫂嫂再次有孕——大兄的长子是个男儿,虽说是侄子备份,比起他这个小叔叔只仅仅小了五岁,如今正在国子监下院童监里最好的院子里读书,规矩也严,每月回来一旬。 这几年江南政治愈发清明,记得之前听父亲和大嫂嫂说过,大哥这几年做的很不错,江南收上来的税银这几年也愈发的多了。 二兄王佩,比王珦大八岁,前几年科举,高中文榜探花后,就与之前定下的武将家的双儿成亲,至今膝下只有一个刚刚两岁的双儿,派人自任上送回家来,和大兄家的小儿子一起放在爹爹院里养着。 二兄在翰林院学习结束后,带着妻子自请去了崖州。本是穷山恶水之地,结果在二兄去了,一方面教化民众改善民生,一方面造船准备发展海运,估摸着这一二年就能见到成效,将升调回京了。 朝中上下的有识之人皆知上京王家简在帝心,处事低调,进退有度。 长子次子皆是有出息的,剩下排第三的小少爷年龄还小,虽没上面两个兄长令人惊艳之才,也算的上是中规中矩的。 况且李家家风又清正,只要下一辈继续守住家业,哪怕是稍差一些也没什么,况且第三代并不见得比第二代差。 自己虽说这三年学了些为人妻妾应守得规矩,主要学的却还是治国牧民,修生齐家之道。也因此王珦觉得,父亲或许也不是完全一定要将他嫁过去,反而应该是因为不想对不起父亲所说的义兄。 “啧,你可知为父本来也是不准备让你读少监的,并非是因觉得你既然要嫁人就不用读书了,而且因为你天资甚好,岁岁的学院里考核都能高分过,虽有收敛却只是听为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