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北静王_分卷阅读8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 (第3/4页)

族世家,死伤不多,且多是这么望族世家的管事仆从和佃户。

    从修筑和加固堤坝这上面搂钱,都成了惯例,但是在这位下了大牢的工部侍郎之前,搂钱归搂钱,起码工程质量能有一定保证。

    于是十来年里都没出什么大事,偶尔决口漫灌情况也不严重——就是日常给皇帝通报一声,完全不用皇帝指派内阁商量出个救灾章程的这种程度。

    结果常年不出事,一出事就来了个大的。而且正是因为遭受损失的都是望族世家,外带皇帝的母族,这次身陷囹圄的工部侍郎才没得救,贾政这笔旧日孝敬也不得不吐。

    不过为官多年,前工部侍郎怎么能不知道哪些银子能捞得舒服,哪些银子却是棘手到去官掉脑袋?

    这次……水溶怎么琢磨都有点铤而走险不得不为之的味道……

    嗯,铤而走险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铤而走险的原因。话说开国百来年,土地兼并已见愈演愈烈的征兆,农税会逐渐下滑,这都是可预见的,但先帝是位明君,给儿子留了个丰盈的家底。而皇帝对基建完全没有水溶这样的热情,但在修坝上从不俭省。

    每年工部得到的拨款甚巨……水溶就在琢磨:别是那位工部侍郎不得已贪墨挪用银子,只为填窟窿……保命?可是就是贪墨工部的拨款,也足够判他个绞监候了。

    水溶心道:果然要出大事儿。

    他想着回去要让梅非再往西北派系人手,如果这位前工部侍郎牵涉的大事出在东南,跟他关系不大;但要不巧又是西北,他就要早做准备,提前跑路。

    怎么说呢,但愿他回到关外后能给点缓冲时间,别他前脚到家后脚就得迎战,而且他封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