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 (第1/3页)
庙堂污浊,帝王昏聩,统治阶级无法保持自身的清明,那么当然失去了对下民的约束力,甚至会变本加厉地去迫害下民,这样,读者看到的就不是下民不逊,而是朝堂不察。 换句话说,乱自上作,正是官逼民反的代名词。】 好么,不仅绕回了官逼民反,还加了个乱自上作! 赵匡胤一口牙都要咬碎了。 太极宫。 李世民神情微沉,却不似先前凝重,反是道:“如此说来,《水浒传》之题旨,倒也堪称雅正。”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的想法是探究忍与狠的原因,思考由忍到狠得转变再引出官逼民反的主题,结果kuku把自己绕进去了,确信自己长了个狗脑子(允悲) 另外,无奖竞猜,二凤为什么会觉得《水浒传》题旨雅正~ 1.备课思路参考gto教语文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视频还是央版水浒4.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金圣叹评水浒 第126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6 ◎曹雪芹: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又是什么意思?◎ “晋灵公不君,则书史以戒;宋室庙堂昏,则以话本杂说垂范,以救人心。小说家而有史家笔法,确是雅正。”一直垂眼缄言的房玄龄认同道。 旁边的孔颖达也接过话头,他才高学富,曾为前代典籍作疏,也更擅长发明幽微: “先时,周代设采诗之官以明得失,人有怨谤,歌之于诗,上达天听。仁人君子,即赖此以讽谏其君。《水浒传》言乱自上作,正是《诗经》风雅之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