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2 (第1/4页)
悯。 然而,并非谁对皇帝不敬,皇帝就可以杀之而后快。那样,会落下残暴不仁的坏名声。 身为皇帝,自有皇帝的无奈。 古代,有一个叫雒于仁的小小七品官,上书皇帝,批评皇帝染上了酒色财气四种病。上书为“酒色财气四箴疏”。整个奏折充满了嬉笑怒骂。其中一种说皇帝向宦官索贿,贪财。 皇帝觉得十分好冤,天下都是朕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必要向别人索贿吗?!有必要向宦官索贿吗,看中哪个宦官有钱,抄了他的家,他的财产不都归我有吗。 还说皇帝嗜酒、好色、尚气,要皇帝戒欲。 皇帝十分气愤,按理,所有人都为这个上奏折的小官的生死安危捏一把汗。在那个封建皇制的时代,居然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相反,皇帝气归气,不但没有置这个人死刑,还在他的近臣面前辩解自己受冤,像一个无辜的小孩,受了委屈向大人投诉一样。最后只是给这个上书之人劝其辞官归隐。 皇帝握有完全的生杀大权,这样对皇帝不敬,杀一个七品芝麻官那不是小事一桩?事实上,皇帝为了名声,不惜九五之尊,能够委屈自己在自己的朝臣面前辩解,克制自己,宽恕了上书人,没有滥用权力,是为大局着想,也是为了当一个好皇帝。 在天下莫归王土的时代,有人敢向最高权力挑战,无非是忧国忧民。若是剥夺百官谏言的权力,又哪里听得到民生的呼声? 楚天阔何尝不明白他父皇的无奈?见皇后与相爷揪着口谕一事不放,大有得理不饶人之势。他的父皇,就算是态度强硬,压制住他们,放他一马,却终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