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11节 (第6/11页)
愿意为孤驱使?” 崔道成道:“士族侍奉天家乃是本职,殿下言重了。” 元澈道:“史书前有燕昭王千金买骨,后有昭烈帝三顾茅庐,可知出仕与否全凭本心。孤与蒋将军同行数月,共事多次,仍未听闻其名,只怕无此福分。不知道成是否愿意入宫引荐,也好一叙手足之情?” “这……”崔道成一时语噎,已经赔进去一个崔氏子弟,他若再进去则无人与族中通风报信。蒋弘济举事,他也只是有所耳闻,但崔家是否要介入,还要看最终建邺的局势。但崔惟仁入侍蒋弘济已是为近臣,此番只怕不能轻易脱出。 元澈见崔道成此状,面带微笑道:“既如此,那便从长计议吧。” 此时,元澈开始询问吴国旧臣建邺城附近几处粮仓状况。其实建邺城内以及石头城内的粮仓早已清算完毕,而周围郡县粮仓位置以及规模也有所上报。但吴国地缘政治深远,即便是郡县所管辖的粮仓,也大多涉及本土利益。他今日过问,是要碰一碰这些江东豪首的底线,看看到底能够激起多大的反应。 虞衡早就有心在新主面前表现一番,一经问起便如口璨莲花一般,不仅细数各地仓廪状况,更将吴地本土风物,地理水纹,甚至海货海盐的周转一并讲出。 元澈不时微笑点头,待最后虞衡讲完,方赞道:“虞公雅言如林下清风,巾冠尘垢尽可清矣。” 一众南人见魏国太子竟对虞衡如此抬举,所有风头皆由他一人独揽,不仅各自狠看,咬牙切齿。 只听元澈话锋一转道:“吴地丰饶,会稽可谓三吴粮仓。如今大军给养皆仰赖石门水路,所耗颇多。既如此,那便请虞使君统筹会稽粮草之事,送输建邺。此外还有户籍之事……” 元澈一语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