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大结局下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结局下篇 (第10/26页)

蹙,夙夜思维,不胜追悔,方图改辙,嘉与天下维新,而遘疾弥留,殆不可起……

    盖愆补过允赖后人,皇太子聪明仁孝睿德夙成,宜嗣皇帝位,尚其修身勤政亲贤纳谏,以永鸿图……

    林延潮听此不由唏嘘,而台阶下不少大臣们亦开始哽咽有声。

    ……建言废弃及矿税诖误诸臣酌量起用,榷税改为国税,并新增织造烧造等项,悉皆停止。各衙门见监人犯俱送法司查审,应释放者释放……

    ……丧礼遵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王藩屏为重,勿得擅离本国。各处摠督镇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许擅去职守,闻丧之日,止于本处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官员并免进香,诏告天下咸使闻知……”

    于慎行念毕后,群臣一并高呼请太子早登大位。

    太子却道:“孤哀痛之际,无暇思此。”

    于慎行当即拿出早已起草好的劝进诏书再劝。

    太子仍道:“众爱卿忧国忧民,孤已知道了,但孤此刻方寸大乱,岂可思此。”

    当即林延潮又率领群臣再度劝进。

    经过三辞三让之后,太子在万般为难之际终于勉强答允,群臣无不大喜。

    众臣议定登基大典日期,其实也是昨晚早就商量好的。

    就在十日之后。

    虽说时间有些仓促,但也是怕夜长梦多。如此局面得以过度,权位顺利交接。

    两个月以后,新君已御大宝一个月有余。

    万历皇帝尊庙号神宗,改元定年号为泰昌。

    而邹元标,赵南星等当初因建言争国本而被罢黜的两百多名官员,尽数诏还并给予官复原职。

    诏起旧臣中名列第一人的当然是前首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