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第4/4页)
稿必然是一团浆糊。有心之士必定会胡乱修改:“我们发专辑的意义,是向群青少年团致敬。” “让万松岩来。” 叶哥说完话才注意到(不受控制地)正眉来眼去的程椋和万松岩,眼见万松岩阔步前来,后悔的心情为时已晚。 熟谙大洋彼岸社交套路的万松岩,三言两语迅速使两拨人熟络起来。 金发记者恢复了最初的自信:“i \'t wait to get started.” [我迫不及待想要开始了。] 但是turquoise雇佣的这名翻译同样不着边际。他没有率先将翻译的成果告诉嗷嗷待哺的叶哥群体,反而回头招呼在远处注视一切的程椋:“我们开始了。” 记者提出的问题大同小异,无外乎一些专辑的意义以及对未来的畅想。回答完前几个问题的程椋,把话筒托付给洪星后,难得开始对着镜头放空。 摄像机后是充当画外音的万松岩,程椋不用刻意偏移目光便能与他对视。 与程椋的玩忽职守相反,工作敬业的万松岩,没有发现程椋开小差的机会。 阻挡在他们之间的摄像机,使得程椋觉得万松岩近在咫尺又相隔甚远。 在那名香港电影爱好者,被受谢澜川花言巧语迷惑的叶哥邀请去吃果盘后,万松岩顺带将他的工作一并接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