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_第336章 朝鲜人在安东(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6章 朝鲜人在安东(三) (第2/5页)

至于成功性,并不低。

    因为大明的经济形势很特殊。

    眼下皇帝朱厚照用了一场期货,将天下的混乱的货币体系统合进入金券计价体系,再配合银行储蓄给利息的政策,全面打击私营钱庄,基本上控制了全国八九成的金融要地。

    金券虽然嘴上说着造价高昂,但实际上金券的数量早就超过了大明历代印制宝钞,以及市面上所有金银流通的总和。

    但因为百姓手中还有大量劣币,作为良币的金券,被老百姓自发存入银行吃利息。

    沉入银行之内,就导致民间金券是呈现通货紧缩的态势,然后市面上流通的海量铜钱,进一步压低了铜价。

    哪怕是开元通宝,在辽宁都跌到了一千文兑一两银子的地步,简直骇人听闻。

    历朝历代什么时候出现这光景了?

    不过东北特殊。

    这边刚刚开发,物产还不丰饶,老百姓也没有多少花钱的地方,更是存银行里去吃利息。

    总之,朝鲜需要铜币,大明因为金券变成了核心货币,而金券锚定是黄金和白银。

    因为官价的白银是恒定十两银子兑一两黄金,至少现阶段是这样。

    这就将白银打成辅币的地位。

    作为辅币的白银,也同样能兑换金券。

    而日本恰恰这两样都有。

    朝鲜如果能作为中间商,承担两头的贸易,不光国内能用上铜币,日本也能用上铜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