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_第73章 内阁的苦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内阁的苦难 (第4/5页)

那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属于皇帝和文官集团对抗的产物。

    可就算这样,太监传递的要么是圣旨,要么是口谕。

    圣旨,必须要由通政使司安排大使去宣旨。

    也就是所谓的天使。

    在《明史·职官志二》中记载:“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

    所以,通政司不仅是限制相权的重要衙门,更是皇权伸张的重要衙门。

    可以说明代中前期内阁掌控通政司,内阁就是真正的宰相,要是皇帝掌握通政使司,则是皇权大盛的朝代。

    但是伴随着张居正的登场,将六科给事中的权利放大,直接刮走了通政司绝大部分权利,直接导致通政司渐渐成为边缘衙门,不再拥有辉煌地位。

    到了清代,军机处兴起,通政司就只是收拢文件集散的衙门。

    类似于传达室。

    机要由满人贵族处理,轮不到汉人插手。

    但现在的通政使司,因为牵扯宁王案,里头的官员,只剩下几个吏员。

    没错!就是几个单纯的文吏,剩下的全部进了牢里,朱厚照直接控制了通政使司。

    这就导致通政司现在积压了一堆文件,由内书房的太监协助文吏是写条陈,然后先发给朱厚照过目。

    朱厚照只看军机、财税、重案、封贡等比较大的事情,剩下的全部再由通政司转给是内阁。

    内阁负责处理。

    内阁说是宰相,反而重新回归了朱棣时代的秘书属性。

    实在是太多活了。

    内阁下属还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