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 (第4/4页)
三号,据说是以徐州野稻培育而成,亩产最低也能达到三百二十五斤。” 王允点头,“知道。” 他觉得徐州三号这个名字不太好,不够大气,建议神悦改成大汉一号,或者盛安一号。 但神悦说,培育粮种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以后还会有产量更高的,为便于区分,以原产地命名比较合适。 朱儁接着说,“明年,神悦欲全面推广徐州三号,造福于世!” 这事儿在坐的人也都知晓,士孙瑞笑道,“此乃善事,大善!” 扪心自问,他觉得自己纵然有张神悦的本事,也成不了张神悦。 例如这粮种,如果是他培育的,绝不会就这么献出去。 总得替家族谋足好处。 可张神悦什么都不要,也不为家族谋划。 仿佛培育粮种就是为了让天下庶民吃饱。 很纯粹,很无私。 他做不到,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朱儁:“一斛徐州三号,以两斛普通稻谷来换,我以为并不贵。” 士孙瑞:“不但不贵,还是贱价。” 粮种和粮食,从来不是一样的价格。 粮种太过重要,并非简单的以粮换粮,还关系到下一年的收成。 以前他家也跟别人换过粮种,粮种越好,换价越高,有时甚至是四、五斛换一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