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4章 (第3/3页)
量是二百二十三斤。 而在去年,关中之外的所有郡县,稻谷、麦子亩产量都没有达到一百五十斤,达到一百四已经算是罕见的丰收。 直观点说,相当于多了一倍的田地,收成翻了一番。 从十斤变二十斤,也许不算什么,只多了十斤。 但从二十万斛变四十万斛,那可就相当惊人了。 以上,还不包括皇庄。 皇庄稻谷种的是徐州三号,肥料也管够,实验田级别精心照料,亩产量平均下来是三百四十六斤。 麦子亩产量稍低,是三百一十二斤。 种过大豆的田地,比没种过的肥沃得多。 种植徐州三号的关中世族、辽东原乌桓三郡,成果也很喜人,亩产量都在三百二十五斤以上。 至此,张祯总算可以确定一件事,徐州三号成了,明年全面推广。 关中世族种植的四十个麦子样本,收成大不一样。 有五个达到了亩产三百斤,二十九个达到了亩产二百五十斤,另外六个在二百五十斤以下。 也就是说,最好的那五个,将是氾先接下来培育的重点。 未达到三百斤的人家,张祯都派了人去,说要补足差额。 但没一家接受,都说这是常有的事儿,而且麦种也不算很差,与家里其它的差不多。 有几家还说,长公主若执意要补差额,就是打他们的脸。 见他们如此,张祯也没有坚持。 接下来就是核定奖赏。 但凡超过亩产平均量的县,都赐皇帝手书“勤勉笃行”,靖国长公主手书“农桑为本”,做成匾额悬在县衙正堂。 前五十名,当年考核本县所有官吏皆为上等,包括课农司、肥料厂。 前二十名,另赐布匹、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