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_第51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5章 (第2/3页)

黎阳仓,洛阳河阳置河阳仓,华州置广通仓,陕州置常平仓,都在黄河沿岸,方便运输。

    这是隋文帝的创意,她先借来用一用。

    将来若还有隋文帝,这些粮仓他也能接着用,不需要重新修建。

    有了墨家提供的各种雷,粮仓修得很快,赶在秋收前建好。

    秋收后,各地就开始缴纳田赋,用牛马驮运、用车拉、用人背,慢慢将所有粮仓填满。

    从去年开始,便已经没有人再敢私下截留税赋。

    张义叹道,“若非你雷厉风行,粮仓几年也建不成。”

    他就没见过比张祯做事更快速的人,聪颖、果决、利索,一旦拿定主意,那真是半日都不耽搁,立时就去做。

    先人教导“坐而言,起而行”,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顿了顿又谨慎地试探道,“老夫听说,皇庄专门培育的稻种,今年亩产超过四百?”

    这也没什么不可说的,张祯笑道,“没错,名叫北海三号,平均亩产四百三十九斤!”

    张义瞪大浑浊的老眼,呼吸急促起来。

    张祯忙给他倒茶,又将装酥糖的碟子往他面前挪了挪,“老大人,缓一缓!”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老爷爷好像六十多了,比王允还老,可千万别出事。

    张义不吃也不喝,急道,“皇庄不容有失!眼下有多少精兵把守?若是不够,再调些士卒过去,以防宵小!”

    他也不知道谁会是宵小,但珍贵的好东西,当然得牢牢守住。

    张祯安慰道,“放心,足有两千呢,够了!”

    吕布、陈宫、贾诩等人也很重视皇庄的防卫,粮种刚开始培育,就已经调了兵过去。

    之后逐渐增加,调过去的都是家世清白、忠诚可信之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