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6章 (第2/3页)
中有三重织金宝绫,包裹着一卷经卷, 长公主一层一层打开宝绫,其中乃是一部《宝雨经》。《宝雨经》在北地赵朝女主治国时被译出,其中有故事载:佛灭两千年后,一位女身菩萨成为了南部赡洲的自在之主。 前朝的赵桓宗憎恨母亲与jiejie,登基之后,禁止北地传抄此经。许朝太平长乐元年,庄宗践祚,为许朝立皇太女,下令国境内的佛寺重新传抄此部佛经。 荀靖之寻回的这卷《宝雨经》,抄写于隆正元年,由岐山佛门的高僧释普仁写成,最初与一粒佛顶骨舍利一同被装藏在白马寺的宝冠释迦像中。 乾佑末年,洛阳失陷,白马寺几次遭遇大火。僧人带出了佛像心口处的经卷和金棺银椁佛顶骨舍利,不久后,经卷与佛顶骨舍利分散,佛顶骨舍利丢失。 或许,这就是天意……冥冥之中,神佛旁观人间,成千上万人丧身血海之中、神佛自身的尸骸留下的舍利也不知去向,然而,一部小小的佛经,承载着神佛的意旨,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了荀靖之手里。 一部小小的佛经,被译出、被禁绝、被重新传抄,其上负载着权力的缩影、世事的变迁。它的重量比想象中更重。 荀靖之收回了手,他对自己的姨母说:“姨母,我将刺客的头交给您、将常素的信交给您,皆是在将自己的根底交给您。” 根底。荀靖之知道自己的姨母的一处根底——他知道昙姐回到了建业,她不只带回了长公主的外孙女,更为长公主带来了传国玉玺。裴昙比荀靖之先到达了建业,赵弥在见泽晋时见到了她。 赵弥在见到荀靖之后,不假书信,亲自将事情告诉了荀靖之,他始终是荀靖之的耳目。裴昙托赵弥给荀靖之带了信,她为建业带来了一枚刻着“受命于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