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节 (第2/9页)
。” “那为什么第一首歌没有这个待遇呢?第一首歌怎么全都是哔哔哔?特么,合着审核还区别对待歌曲是吧?喜欢第二首歌所以给个谐音梗,不喜欢第一首歌于是把一大半的内容都哔掉?” “……擦,我撤回我五分钟前对于后期的夸奖,橙子不是节目组力推的创作人嘛?!为什么要哔掉她的歌!” “楼上有毛病吧?我们再理性讨论你在那里说节目组有黑幕?” 这一场争论大约吵了有八九十楼,一直到第三首歌播完,才终于吵出了一个双方都觉得很有道理的结论。 第三首歌是一首改编歌曲,改编自一首某年非常流行的网络歌曲叫《莲花姐夫》,然后创作人给这首歌改了个名字,叫《莲花打工人》。 原歌曲是用一种幽默诙谐讽刺的风格,以莲花姐夫的口吻,调侃自己的老婆各种各样的缺点。 而改编的《莲花打工人》也是如此,用打工人的口吻,调侃自己的领导盲目自大、不懂装懂、业务能力极差全靠背景深厚才成为她的领导等等。 因为原曲就过审了,所以这首歌最后需要改的地方只有几个词。 而后期对于这些敏感的需要被哔掉的词汇的应付审核的手法是——直接消音。唱歌嘛,有那么一两秒的停顿和留白是很正常的,把声音轨道里歌手那两个词的发声给删除,保留背景音乐的音轨,就可以假装这首歌好像原本就是这么唱的—— 如果不是因为这是一首改编歌曲,原曲原歌词在这里是有描述的,且镜头也切到了歌手拿起麦克风在张嘴,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要漏掉这个词了! “所以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后期每一次提交审核的时候都用了不同的方法来通过审核,哪一种方法让这首歌通过了,哪一个片段就保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