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6 拱火 (第4/5页)
甚有真气。这位老先生,大概也属于那种传统文人的典范。 只是朱雄英看不上一些看起来是读书人的读书人,那些人可没有真正的修心养性。那些人读书,只是为了爬上高位。未必是想着为国为民,而是鱼rou百姓或者只是想着留个清名。 朝堂上开始吵闹起来,其实也不需要朱雄英真的下场去舌战群儒,在他表明了态度后,一些勋贵、文臣,一个个的也迫不及待的下场。 高坐龙椅的老朱只是听着,站在丹璧前的大朱时不时的打个圆场、偶尔拉拉偏架,也就差不多了。 既然开始了争论,自然也就意味着很多的事情现在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接下来,少不了是继续要吵下去,估计还要继续吵一段时间的。 朱雄英是真的不打算参与这些事情了,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点起了这把火,他只需要确保朝堂上大家开始关注这些事情就好。剩下的,全身而退就行,自然会有人去闹。zWWx.org 心情不错的朱雄英还是继续扮演着自己可有可无的皇太孙角色,跟着老朱和大朱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处理朝政的事情。少不了的自然也是在遥控指挥北平的事情,他现在不在北平,但是小弟在那边呢,而且心腹也在那边。 老朱的心情很好,因为朝鲜上了国书。为了打击倭寇,李成桂下令派遣五万大军进入东瀛。 老朱投桃报李,先是礼部以圣旨答复:“三韩臣民既尊李氏,民无兵祸,人各乐天之乐,乃帝命也。虽然,自今以后慎守封疆,毋生谲诈,福愈增焉。尔礼部以示朕意。” 随即在李成桂再次遣使后,大朱代拟圣旨,“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 高丽现在不合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