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4 (第3/4页)
的面首。为了表示对崔湜喜爱,公主奏请睿宗,将其从太子詹事擢为中书侍郎。 李旦总是听命于太平,被大臣说得十分窝囊,李隆基多次私下找他谈话,道:“父王,我对你真是太失望了,你竟然怕一个女流之辈?她又不是你母后?” 李旦道:“你父王我就是胆小怕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才能活到今天,她能帮你赶走韦后,就能赶走我。” 李隆基生气道:“兵权在我手上,她能奈你何?” 李隆基对太平诸多不满、觐见李旦的流言传到太平的耳朵里。起初,太平公主并未把太子李隆基放在心上,不久传言多了,加上她仔细观察,越发发现李隆基深藏不露的才能和睿智,而且年纪小小、心却很大,便开始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 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 她常派人监视李隆基之行止,即使一些细微之事也要报知李旦。此外,她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这让李隆基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企图加害李隆基,幸被大臣抵制。太平公主还曾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暗示他们应当改立皇太子,在场的宰相们全都大惊失色。 宋璟大声质问道:“太子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劳,是宗庙社稷的主人,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