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三百八十八章 报告喜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八章 报告喜讯 (第7/10页)

要点并不能做到十足的贴合。就以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为例,据《宋史》的介绍,为"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在全部试题中,起首要决定性作用当属诗赋,更有甚者如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认为当时是"以诗赋进退,不考文论",可见当时诗赋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

    但与此同时,只教学生"分习五经"的官学学习内容就显得与科举考试格格不入,对于众多读书人而言,官学教育从功利的角度而言意义不大,因而他们到学校进行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则"无一二十人听讲者",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官学教育的影响由此便可见一斑。

    在宋初,受到统治者以文治国思想的影响,重科举而轻官学的思想在整个社会大行其道。到了宋中期,随着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朝廷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科举制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与此同时,为了能更好的适应考试的需要,宋朝廷开始对官学教育的内容进行改革,加入了与现实相关的诗赋与策论。正是对官学教育一次次的变革,使得官学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焕发生机,甚至还短暂的将科举取而代之。科举制对官学教育的影响绝不是单方面的,他们二者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关系。

    正因为科举在这个时代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才会被所有官员们所重视起来,特别是韩永合这样身居高位的高官。别的不说,之前的时候,他就曾经因为陆垚不能保证最后高中而打算改一下陆垚和韩韫玉的婚期,后来还是在陆垚的劝说下,才同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