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 包围 (第3/10页)
部落首领也反对再战。 总之,由于连年征战,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惨重,致使出现严重经济危机,西夏“财用不给”,严重地阻滞了西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此外,由于民间贸易中断,使得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以致民间有“十不如”之谣。加上西夏与契丹之间又出现了嫌隙。所以西夏愿意议和。 康定二年(1041年,天授礼法延祚四年)正月,元昊派人到泾原乞和,又派归塞门寨主高延德到延州,与知延州范仲淹约定正月二十九日至保安军。范仲淹看到高延德后,发觉元昊并无诚意,且无表章,不敢上报宋廷,于是派监押韩周携带自己写的劝和信,同高延德一起送到元昊那里。二月,元昊一面发动好水川之战,一面让亲信野利旺荣回信范仲淹,言辞更加傲慢,范仲淹当着西夏使者的面焚烧书信,并将副本上报宋廷,随即因私通书信被降职,并调知耀州,宋仁宗以庞籍知延州。 庆历二年(1042年,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庞籍报告元昊被唃厮啰打败,野利家族叛乱,而且又有旱灾和鼠灾,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想要求和。于是让知保安军刘拯写信劝降野利旺荣,野利旺荣假装派浪埋、赏乞、媚娘等三人到青涧县请降,知青涧城种世衡也派部下王嵩携蜡书谒见野利旺荣,试图离间元昊和野利旺荣的关系,野利旺荣上报元昊。元昊本来就防范野利家族,由此更怀疑野利旺荣,一面将王嵩囚禁于窖中,一面派教练使李文贵出使宋朝,表示西夏国力疲敝,愿意和谈。庞籍不信其言,将李文贵扣押在青涧城数月。定川寨之战后,宋廷“益厌兵”,无意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