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四百三十六章 包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 包围 (第4/10页)

战,契丹使臣也说“元昊欲归款南朝而未敢,若南朝以优礼怀来之,彼宜洗心自新”。于是宋廷在十月下旬命庞籍招纳元昊,让元昊向宋称臣。庞籍乃放回李文贵,向元昊传话“悔过从善,称臣归款,以息彼此之民,朝廷所以待汝主者,礼数必优于前”。元昊不愿由自己提出讲和,看到宋方先去和,便释放了王嵩,一个多月后又派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野利旺令、嵬名环、卧誉诤等的书信来延州,与庞籍议和,但表示“如日之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仍不肯去帝号。但宋廷还是允许和谈,于是庞籍围绕“僭号”问题,与西夏使臣李文贵反复谈判,但始终没有破裂,双方约定元昊去帝号,才能将其国书转达宋廷。

    庆历三年(1043年,天授礼法延祚六年)正月,元昊派六宅使兼伊州刺史贺从勖携国书出使宋朝,自称为宋帝之子,即“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宋廷批准他来开封,并同意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开放榷场,提供绢、茶等“岁赐”。四月,派签书保安军判官事邵良佐以著作郎头衔出使西夏。七月底,西夏使臣吕你如定、幸舍寮黎等与邵良佐来到开封,宋仁宗在紫宸殿接见了他们。西夏方面提出十一项要求,包括:

    求和;求宋割土;求宋割属户;求至开封贸易;求宋罢修沿边城寨;求宋派朝臣接待夏使;求称男而不称臣(保留“僭号”);求卖青盐;求进奉乾元节(宋仁宗生日)及贺正;求岁赐;求颁誓诏。

    宋朝群臣对元昊的多数要求都反对,尤其是“称男而不称臣”一款。八月,宋朝派大理寺丞张子奭、右侍禁王正伦出使西夏。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