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三百五十九章 混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九章 混战 (第3/10页)

宋一代棍棒技艺的大发展。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两两相当”的棍棒擂台较技,是宋代使棒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话本《杨温拦路虎传》较为具体地叙述了当年东岳泰山的一场棍棒擂台赛。比赛日期与“露台争交”相同,即三月二十八日的东岳神诞庙会,比赛设有“献台”(即擂台),赛场的裁判也叫“部署”。赛前先由“社司”宣读“社条”(规则),然后由“部署”在中间间棒,比赛开始,胜者可得利物,即奖金一千贯。

    我们来看看1千贯能买多少东西,宋代1贯铜钱约等于现在的300元人民币,1000贯大约相当于30万人民币,这和当初2000年散打王的冠军奖金几乎相同。要知道,当时宋朝的“ceo”宰相大人的月薪是300贯,打一场比赛,相当于宰相大人3个月的工资呢。在宋代打一场擂台,便能摇身一变成为富翁,真是羡煞旁人啊。

    在这里笔者不妨说一些自己的看法,虽说北宋积贫积弱,士兵战斗力不堪一击,但是不乏优秀的战将,民间还是高手如云的。全民皆兵弄出来的效果往往带有被动性质,一般是一种战时xx主义。民入伍最主要的目的是混口饭吃,而不是说精忠报国,奋勇杀敌。还有将军的个人能力也影响了士兵的能力提升,猛将们能以一当百,战场上便会努力杀敌而减伤己方部队的损失。

    刚才在前面提及北方游牧民族地广人稀,那么相反中原王朝人口堆积,就算有心往“全民皆将”的目标努力,也是不太可能的。资源供给就是最大的难题,在实际cao作中容易导致分配不均,激发矛盾!所以干脆用另一种办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