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三百零九章 肯定的答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肯定的答复 (第4/10页)

给予好评。接着,又写了一首诗来称赞: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

    ——《赠王介甫》

    得,你的水平已经是李白、韩愈了,以后便是我们江西老乡的骄傲。现在我也没啥表示的,就是想请你来喝一杯。

    王安石回复:“吃饭是必须吃的,但是您说我像李白、韩愈,就不敢认同的了。韩愈那些人太厉害,我就想好好学习,将来如果能做一孟子就可以了。”

    欧阳修都懵了,心想:这小子可以啊,拐着弯说自己比我想象的还要厉害。但其实王安石压根就没这么想,他的理想不是做一个写写画画的读书人,而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实干家。

    考上进士不久,王安石被认命为淮南签判,做韩琦的助手。他的工作内容就是整理文件,写写材料,几乎没有什么乐趣。等到了晚上,终于可以自由安排了。王安石拿出《商君书》《史记》,开始通宵彻读起来。

    他不是一天这么做,而是已经变成了习惯。经常是一大早起来,牙也不刷,脸也不洗,着急忙慌地跑去上班。衣服更是很长时间不换。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晨,王安石又蓬头垢面地走到门口,这时恰好碰到韩琦。

    作为前辈,韩大人亲切地问:“你应该趁着大把的时光多读点书,将来像我这样搞一变法,为国家尽份力。”

    王安石对这位主持过庆历新政的前辈还是颇为尊重的,只是点头,没有辩解。过后也曾私下吐槽:“韩公不了解我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