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四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态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态度 (第4/10页)



    因此宋仁宗时期实现了与辽国数十年间的和平共处,边塞再也看不到硝烟弥漫,听不到战鼓之声,使得宋朝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边关无战事,国家政治、经济、政治、科技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文化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文人墨士和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其中“唐宋八大家”中就有6位在宋朝,6位都又在宋仁宗在位期间。

    说到这唐宋八大家,就不得不提起苏辙殿试的事情了,虽说自己穿越过来之后在时间上有些错乱,不过按照这段时间跟苏辙的接触,还有现在的人物情况分析,陆垚觉得,这件事情多半就会发生在接下来到来的殿试当中。

    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皇上在宫中坐拥几千美女,终日里饮酒作乐。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之事。”其实这是他道听途说的狂妄之言。

    考官们认为苏辙是恶意诽谤,大逆不道,要求将他治罪。仁宗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为的就是选拔敢言之士。苏辙作为一个小官,却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这要是换成其他皇帝,苏澈如此大逆不道,也许得灭九族,可善于纳谏而惜才的宋仁宗非但没有将他治罪,还给予了他功名。后来苏辙官至宰相,并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

    还有个四川的读书人,不知天高地厚写了首诗献给成都太守,主张“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成都太守吓坏了,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便将他绑起来送到京城治罪。

    赵祯了解情况了后却说:“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却不能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