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四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态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态度 (第5/10页)

愿,所以写一首诗发发牢sao,泄泄愤,怎能将他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做,说不定可以施展他的才华。”于是授其为司户参军。由此可以看出,仁宗尚德缓刑,十分清明,善于分析情况,给人改过的机会。

    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皇帝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十分悲痛,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一个皇帝死了,不但让本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乃至乞丐与小儿都哭得涕泗横流,还引得敌国百姓和皇帝都失声痛哭,实属罕见,可见大家对仁宗的认可。

    总而言之,赵祯是当得起这个“仁”字的,他在处理军国大事和外交上都罕见会动怒,就更不用说会因为这个新蹴鞠大赛无关痛痒的比赛去怪罪王达和王一了。虽说责罚是免不了的,不过以陆垚队赵祯的了解,最后他的做法应该是让这个皇家蹴鞠队维持下去,只有继续弄下去,才有机会再下一届的新蹴鞠大赛中将皇家的面子给赚回来。

    陆垚思考的一点都没错。

    王达和王一来到了殿内,都是纷纷低着头不敢看赵祯。

    而赵祯此时的表情却并不像是要怪罪二人,他让二人走上前去,第一句话问的倒不是皇天队的表现,而是说道:“朕没想到,樊楼队竟然能够战胜你们,快跟我说说,这场比赛当中有什么精彩的地方,还有,你们觉得这樊楼队最后的胜算会是怎么样的。”

    王达和王一对视一眼,他们谁都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