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3 (第2/4页)
目前国际上最顶尖的十几位中国科学家(包括在中国上大学、但后来入了外国国籍的。)当中,大学生涯在中科大度过的比其他所有学校加起来还多,这已经足以说明勤奋用功有多么重要。甚至就连被国内舆论认为是素质教育的西方国家,那些优秀的学生也并不像传言中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用功,而是早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刻苦学习了 第四百五十章 教育改革(下) 其中的奥妙在于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上的贵族学校,这些学校的功课是很重的,学习成绩也很受重视,而普通的中小学要求则很低,因此给人以西方教育不重成绩的假象。<-》可是最后当他们要进入大学的时候,其中的差距就完全显现出来了,不是美国人到了大学才用功,而是只有用功的美国人才能考上像样的大学要说与中国教育的区别,美国教育主要是多了一些社会实践和业余兴趣之类的考评内容,这对有钱人家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穷人子弟却很难负担得起锻炼这些能力所需的高昂费用,因此他们需要在学习成绩上明显比家里有钱的同学更加出色,才能勉强抵消掉其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美国的穷学生在学习上需要比中国的穷学生更加勤奋刻苦才能有机会出人头地,谁能说学习不需要刻苦?考试成绩不重要? 不过,在听取了更多的反馈意见之后,胡卫东还是对原定的教改方案进行了一些修正,例如小学、尤其是三年级之前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为主,不能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并且还对习题数量和考试次数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免心智还远未成熟的小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