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祈祷(1vNh)_后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记 (第2/8页)

原因涉及到大量性描写)。

    成熟的写作者有大纲、细纲、人物小传,能控制字数,编制出关系和逻辑网,但我确确实实太青涩,前期努力填补,后来发现由于故事原本就没有全然缜密地理清,很多人物也产生得草率。

    想到这可能是初生牛犊难得的自由写作的机会,我直接按照自己的思维惯性挥洒了下去,让人物去即时地反应和思考。

    它真的像野草一样,偶尔疯涨,偶尔冲不破石头,偶尔自己就缩回去了、头都不愿意探。很散漫的一摊草地。

    我也总是在审判它。摸得清草上被虫驻食的纹理,看得见淡黄色与乌青的细小斑点,嗅得到草被压弯时渗出汁液难闻的味道。但也总是好像能以五感察知到其中开着无形而透明的花朵。

    书写到后半段我和我的一位好朋友做了室友。她也是作者。

    我提及自己的书,说我喜欢描写极致的东西,喜欢描写嫉妒、恨意、越轨、比生死浓烈的爱。她很惊讶,说你这都有点阴暗。

    她是intp,结论从来都是基于判断,没有任何褒贬,只是陈述。我却完全震惊了,甚至觉得伍桐从开头到结尾核心是追求热烈太阳的过程,其中没有真正的阴暗。

    然后她换了“阴影”一词,来说明作者(其实包括读者)不同的视角。比如甜文会去描写温情的瞬间,而对我的作者朋友来说所有的感情里最珍重的是亲情;而我喜欢去描写光照下的阴影,角色也总是做出意想不到的大举动,还会在现言里涉及生和死的话题。

    我说:我一直认为嫉妒、恨意这些情绪是可被容纳的存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