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11节 (第6/9页)
去了,当时全国大量卫所兵逃亡,很多卫所空了七八成,边军稍好,只跑了四五成.所以在明朝中叶,以“戚家军”、“于家军”、“李家军”为代表的募兵制部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募兵制的下一步进化,便是家丁制。 姜星火的这番话没有招来反对,便是因为卫所制的弊病实在是多到数不胜数,边境的卫所兵战斗力还比较强,但很多内地的卫所兵跟农人并无区别,把一群没怎么训练过更压根提不上有实战经验的老弱病残送上战场,简直就是在闹笑话。 大明开国的时候,养着这三百万卫所兵是为了维持稳定,而到了靖难之役后,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原因也很简单,很多卫所被成建制的打光了。 君不见能容纳数十万人的德州大营,辕门前的大纛没变,可士卒已经换了好几茬了啊! 李景隆北平之战扔了五十万大军跑路,白沟河之战扔了六十万大军跑路,这些兵都哪来的?还不是建文帝从全国征调来的卫所兵。 所以,眼下有这个条件,那么卫所制变革,晚变不如早变。 好半晌后,蒙古鞑官出身的同安侯火里火真率先打破沉寂,目光灼灼的看向姜星火,问道:“国师这般说来,可是已经找到改善卫所制弊病的方法了?” 其他将军们对此也颇为热切别误会,他们不是真想从姜星火嘴里得到答案来改变大明。 你不能指望这些跟着朱棣造反的大小军头有什么太高尚的理想,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所希望的是从姜星火这里,得到一个他们能接受的军改方案。 马上要进行的军改,才是关乎他们和他们下面的拥趸切身利益之所在。 “之前姜某与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