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4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41节 (第4/8页)

定夫心思不再放在读圣贤书上,而是花在千方百计取得科举成功上,一个人太在意应举的结果,不知不觉就会掉进利禄的陷阱而远离读书学成圣贤的道路。

    所以,当理解了这一切理学的前置条件后,才能明白孔希路的典故到底有多巧妙。

    还是一语双关。

    其一,这个典故里的‘命’,根源上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续,也就是二程的核心思想《有命论》;其二,还是源自二程的《志气说》,孔希路是想告诉姜星火,你所追求的变法理想,以及你的负气行事关押我,在我以更高的视角看来,不过是伱‘志’与‘气’的纠结罢了,而这一切,都抵不过‘命’.你所求的东西,根本就不符合道,用的功夫也是错的,得到的自然是错的结果,只不过你还不知道而已,等到你搭上一切却看到失败的那一天,回想起今天我跟你说的话,你自然明白,什么叫做一山更比一山高。

    淡淡的优越感与隐含的鄙视感,就这么糅杂在简单的小故事里。

    “还吃吗?”

    姜星火忽然指了指孔希路桌子上的硬桃子。

    孔希路一怔,却是意识到姜星火有深意,主动把硬桃子递了过去。

    黄信和李至刚也在好奇地看着,姜星火到底该如何拿桃子破题。

    这是极为难破的哲理,甚至如果延伸开来,‘志’与‘气’与‘功’的辨析,如今明初的任意一位理学家,都足够拿来研究一辈子了。

    姜星火没有说话,啃了一口硬桃子。

    鲜红的果rou在他嘴里嚼了起来,汁水四溢,满嘴都是香甜的味道。

    “伊川固然有言: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若志立,则无处无工夫,而何贫贱患难与夫夷狄之间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