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3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316节 (第3/6页)

,但你能说‘太极’分开了吗?

    说到这里,被推举出来的范惟兴晓得自己的能力已经不适合继续参与辩经了,否则多说多错,于是轻轻拱手,退回了队列里。

    接下来,却是那位王教授出场。

    王教授,本名王允绳,乃是国子监诫心堂博士出身,经义研究颇深,如今刚刚被外放到了地方府中当教授(学官官职),还没来得及动身,便被卷入了今日祸端。

    学生们一番推举,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作为代表来辩经了。

    不过令王教授心宽的地方是,这其实是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命题作文,框架模板都固定死了,前人积累很多,并不需要他特别发挥什么,只需要照本宣科就好。

    只不过,王教授掌握的经义内容和典故,却是比范惟兴更胜一筹的。

    王教授清了清嗓子说道。

    “朱子借用了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无极而太极’,以太极作为理之极至,或者也可以称作极至之理,也就是万事万物的终极意义。”

    “从这种角度上讲,格物致知所格出的天理,就是太极。”

    先承接了范惟兴的观点,随后王教授更深入地阐述起了程朱理学的天理。

    “可天理终究不是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又有了天理为一,但需分殊。”

    “何谓分殊?”

    “朱子云: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决不同也气之异者,粹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

    这便是说,朱熹讲万事万物从根本上讲都拥有同样的理,是由于万事万物所禀受的气的粹驳清浊不同,理在万事万物中所体现出来的程度不同,所以万事万物有不同的理。

    “也就是说,太极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