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316节 (第5/6页)
殊的‘太极’,而‘太极’虽然有所分殊,在根本上还能归于一个‘太极’,一个‘天理’,理气之分由此界定,是也不是?” 众人闻言,神色都有些茫然。 不然呢? 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们,也就是“北宋五子”。 周敦颐为理学的开山鼻祖,《太极图说》为理学初期的代表作,刚才提到的邵雍则是为北宋先天象数学的创立者,建立了理学的宇宙观,张载则发展了‘气一元论’,把理气的关系搞清楚了。 到了二程彻底奠定了理学的基础,建立了系统的以‘理’为核心的学说体系,南宋的朱熹则是集大成者。 而不管是北宋五子还是朱熹,一代代理学宗师,前赴后继持续了数百年,对于理学的探索,已经接近了某种极限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论证“理”,就有点类似于姜星火前世的哥德巴赫猜想,到了朱熹以后,就相当于陈式定理的“1 2”。 终极秘密就在眼前,可任谁也无法再进一步了。 所以,上述阐述的这些,虽然不算全面,但也可以说是,程朱理学对于“天理”、“太极”的最终解释了。 还要怎么样呢? 如果谁能进一步解释出来“天理”、“太极”,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在儒学界,或者说是理学界的地位,将会比肩北宋五子与朱熹,成为能配祀孔庙的一代儒宗。 可眼下的人群里显然没有这种人,所以.也就到此为止了。 等等! 王教授忽然想到了什么。 他用某种惊诧的目光看向了人群前孑然独立的姜星火。 这位国师,刚才可是说了,问题是“格物格出来的天理,究竟是什么”。 如果他们能答出来那就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