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320节 (第2/7页)
,姜星火只有对第一个问题的解释,是能够帮助他们补全理学这座大厦的。 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分别是格物和格心。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会以一种巧妙地、接近理学理论的方式,从根基上摧毁理学的“理气观”和“心性论”。 且不论姚广孝的思虑,面对王教授的问题,姜星火答道。 “第二个问题,格物该如何格出天理,当然可以回答,而且答案并不复杂,就十五个字。”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践方能出真知。” 见王教授有些茫然,姜星火用他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解道。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格物致知,这本来是《大学》中的章句,朱熹给四书做批注的时候,在这句话下了大工夫,便是说,要通过格物来穷推至事物之理,极限之处也要达到。 这其实与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不谋而合的。 当然,也仅仅局限于这一点上。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矛盾是天理的表现,那么格物致知,所需要知道的就是事物的矛盾的表现。” “譬如今日误会的根源,便是雨已有天理,存何哉?” “那么各位细细想来,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践方能出真知’来思考雨的矛盾是什么?” 姜星火的话语,让这些生员们有些茫然了起来。 没有人告诉他们,雨的矛盾究竟是什么,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