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93节 (第1/6页)
第273章 能歌善舞 “好好好!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我大明怎可能无这般血性男儿?” 朱棣昂然睥睨,俨然是心中有所触动。 大明养士三百年,在家国危难之际,终究是有人肯站出来,不做那“头皮太痒”的亡国之奴的。 十万人慨然赴死,如何称不上一句阖城忠义? 这“十七朝”人物里,就没有他朱棣的一份吗? 虽不能见,与有荣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英雄也。”姜星火亦是感叹。 正是有了这些硬骨头,有了这些脊梁的存在,方才有了第二次驱逐鞑虏。 若是人人都如钱谦益、孙之獬那般得了“软骨病”一般卑躬屈膝,又何谈巨龙重新飞腾呢? 人的骨子里,总该是有几分骨气,有几分自傲的。 否则的话,岂不是真成了西洋史学家宣传的,没有他们这些优秀者的“帮忙”,其他国家不可能进入“文明”? 在姜星火看来,纯属狗屁! 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质变,不过是量变积累到90-100时,需要有力量推一把,按下那个质变的按钮,这与哪个国家有什么关联呢? 不过是胜者成为王侯后,书写下来粉饰自己的言论罢了。 如果非要说有关联,那也是船小好调头。 或者说,同样是文明质变,在体量跨过了一个相对门槛后,反而是体量越小的国家,越容易把这100点积累满。 而体量越大的老大帝国,反而不容易积累满。 所以,在工业时代莺歌蓝能起飞,其中有一部分因素,不是因为本身的文明程度高,也不是那里的人们有何特异之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