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93节 (第2/6页)
,而是因为农业剩余能供养起手工业分离、发展的基数低。 而同样,为什么南宋和元朝,只在江南发展出了分离后的手工业? 还不是因为其他地方连吃饱饭都费劲,根本没有那个条件,把手工业从日常的制造与生活中分离出来嘛。 朱棣扼腕叹息:“可惜朕不能如姜先生一般于历史长河之中穿梭,否则的话,亲眼见一见这位阎典吏,与之对饮,方不负胸中意气!” “可惜如此人才,竟然只是一个区区典吏,朕若是.” 朱棣本想说,问姜星火这阎典吏籍贯,留一道诏书于子孙后代帝王,将其重用,可这个念头甫一浮现出来,朱棣便知道,自己有些上头了。 二百年的历史进程,现在只需要稍加拨动,以后就不知道会演变成什么样子,怎么可能还做得数? 更何况,若是一代代传下去,被人知晓了,只要叫这个名字就能得功名富贵,那个地方岂不是要多出很多个“阎应元”来? 所以,朱棣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思绪回转,想起东林党、想起流寇、想起女真人朱棣不由地由衷感叹了一声。 “崇祯,朕的这位子孙,难啊!” 朱棣看向了姜星火,问道:“可是既然北京不可守,为何不南迁呢?朕固然有意迁都北京,可也绝不会规定后世儿孙,到了国祚存亡之际,还不能南迁吧。” 这便是朱棣自从内阁一事后,晓得了自己的许多决定,都有可能给子孙后代造成恶果,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味了。 姜星火反问道:“那陛下还记得,当日画船之上,我所预测的未来里,于谦说过的那句话吗?” 朱棣微微眯起了眼眸,思绪回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