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52节 (第4/7页)
汰之法的设想里,却偏偏提到了。 你说如果真的落实到大明帝国的地方基层,这一点真的会有多大用吗? 恐怕不见得。 但有跟没有,就是两个概念! 庸者裁汰之法,既然要考虑普通老百姓或者衙门行政对应人群的意见,那也就是说,对于地方官吏来说,考核的时候要听取一些普罗大众对其人的评价,哪怕可能这个部分在影响决策中占比很低.当然,这个规则也有可能被人所利用。 但无论如何,从底层视角来了解某一个官吏,都是大明值得迈出去,也是必须迈出去的一步。 “不错,老衲觉得这一点,很有利于官吏阶层的整肃。” 道衍转动念珠道。 很简单的道理,使老百姓有一个理论上的渠道来监督官吏,让官吏在任内有哪怕一点点的压力,对于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这说明,他们不再是“失声者”。 朱高炽亦是想到了随父皇杭州西湖一行时,遇到的那个天资聪颖的少年。 那个名为“于谦”的少年,小小年纪,给同伴分鱼时,便说过类似的话。 若是我不为不能言者出声,他日我不能言,何人肯为我出声? 几岁孩童都懂的道理,在场的大明帝国高层决策者,如何能不懂? 把官吏在理论上置于普通老百姓的话语评价里,既可以让官声好的、能干的、清廉的官吏,在晋升时更加轻松,也可以对那些鱼rou百姓的官吏,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哪怕装,这些封建官吏也得装出个样子,如果能对老百姓没那么苛待,或者少哪怕一丝的苛待,这个政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朱高炽阶段性地总结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